波动几何

波动几何

研究折线拐点与平行直线之间的关系

分层框架执行协议规范

分层框架执行协议规范 —— 作者:王教成#

通用执行协议#

输入规范#

每层接受一个结构化输入对象,包含:

  • 该层所需的特定参数(纯文本描述)
  • 前一层的输出内容(纯文本描述)

输出规范#

每层生成一个结构化输出对象,包含:

  • 设计文档:该层规定的产出物(纯文本描述)
  • 代码片段:可执行的代码描述(纯文本形式)
  • 传递给下一层的参数:键值对数据(纯文本)

执行机制#

层与层之间通过输出和输入对象连接,形成连贯的工作流

分层定义#

层级 0:业务生态层#

定位:界定系统在商业环境中的定位与合规边界
细化方法:

  1. 识别核心利益相关方及其诉求
  2. 分析行业价值链依赖关系
  3. 映射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GDPR/HIPAA 等)
    输入参数:
  • 项目名称:字符串
  • 核心业务描述:字符串
  • 利益相关方列表:字符串数组
  • 适用法规列表:字符串数组
    输出物:
  • 设计文档:业务上下文关系图描述、合规性约束矩阵描述
  • 代码片段:合规检查代码模板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核心业务关键词:字符串数组
  • 关键约束列表:字符串数组

层级 1:系统层#

定位:定义整体解决方案的价值与形态
细化方法:

  1. 提炼核心业务问题解决路径
  2. 明确系统功能与非功能边界
  3. 设计混合云 / 边缘计算等部署架构
    输入参数:
  • 来自 L0 的核心业务关键词
  • 来自 L0 的关键约束列表
  • 非功能性需求:性能 / 可用性等键值对
  • 部署架构偏好:字符串
    输出物:
  • 设计文档:业务能力地图描述、部署拓扑图描述
  • 代码片段:基础设施初始化脚本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核心子系统列表:字符串数组
  • 部署架构模式:字符串

层级 2:子系统层#

定位:规划系统内部高内聚技术单元
细化方法:

  1. 按领域驱动设计(DDD)限界上下文划分
  2. 按服务粒度切分(粗 / 细粒度服务)
  3. 按数据物理隔离需求分组
    输入参数:
  • 来自 L1 的核心子系统列表
  • 来自 L1 的部署架构模式
  • 服务划分原则:字符串
    输出物:
  • 设计文档:子系统交互时序图描述、服务级别协议文档描述
  • 代码片段:服务定义模板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关键服务接口定义:字符串数组
  • SLA 指标要求:字符串数组

层级 3:安全架构层#

定位:设计纵深防御安全体系
细化方法:

  1. 执行 STRIDE 威胁建模分析
  2. 设计零信任安全控制链
  3. 建立隐私数据生命周期管控规范
    输入参数:
  • 来自 L2 的关键服务接口定义
  • 来自 L2 的 SLA 指标要求
  • 安全合规要求:字符串数组
    输出物:
  • 设计文档:安全控制矩阵描述、审计追踪机制设计书描述
  • 代码片段:安全过滤器配置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高风险模块列表:字符串数组
  • 隐私数据处理规范:字符串

层级 4:模块层#

定位:构建可独立交付的业务组件
细化方法:

  1. 按业务用例封装领域逻辑
  2. 基于变更频率设定隔离边界
  3. 定义模块间防腐层接口契约
    输入参数:
  • 来自 L3 的高风险模块列表
  • 来自 L3 的隐私数据处理规范
  • 业务用例描述:字符串数组
    输出物:
  • 设计文档:模块解耦度评估报告描述、接口契约文档描述
  • 代码片段:防腐层接口定义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核心模块接口定义:字符串数组
  • 模块通信规范:字符串

层级 5:包结构层#

定位:组织代码逻辑单元与版本管控
细化方法:

  1. 按六边形架构模式分层
  2. 按功能特性分 package 管理
  3. 设计前后兼容的版本策略
    输入参数:
  • 来自 L4 的核心模块接口定义
  • 来自 L4 的模块通信规范
  • 架构风格:字符串
    输出物:
  • 设计文档:包依赖关系图描述、API 版本迁移路径描述
  • 代码片段:项目结构生成脚本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基础包结构:字符串
  • 版本策略:字符串

层级 6:类与接口层#

定位:实现领域模型与技术解耦
细化方法:

  1. 识别领域驱动设计中的聚合根
  2. 应用 SOLID 设计抽象接口
  3. 分离业务逻辑与基础设施实现
    输入参数:
  • 来自 L5 的基础包结构
  • 来自 L5 的版本策略
  • 领域模型元素:实体 / 值对象列表
    输出物:
  • 设计文档:领域模型类图描述、接口测试用例集描述
  • 代码片段:领域实体类定义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核心接口定义:字符串数组
  • 领域模型规范:字符串

层级 7:方法层#

定位:封装原子级业务操作单元
细化方法:

  1. 控制单方法认知负荷(≤50 行)
  2. 函数式编程避免副作用
  3. 防御式参数校验前置
    输入参数:
  • 来自 L6 的核心接口定义
  • 来自 L6 的领域模型规范
  • 核心业务算法公式:字符串
    输出物:
  • 设计文档:方法圈复杂度热力图描述、黄金路径测试方案描述
  • 代码片段:核心业务算法实现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关键方法签名:字符串数组
  • 算法约束条件:字符串数组

层级 8:代码块层#

定位:保证执行单元健壮性与一致性
细化方法:

  1. 事务边界精确控制
  2. 异常处理块资源安全释放
  3. 关键路径断言防护
    输入参数:
  • 来自 L7 的关键方法签名
  • 来自 L7 的算法约束条件
  • 事务管理要求:字符串
    输出物:
  • 设计文档:事务死锁检测报告描述、资源泄漏监控方案描述
  • 代码片段:事务控制代码块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关键事务边界定义:字符串数组
  • 错误处理规范:字符串

层级 9:语句层#

定位:保障代码表达清晰无歧义
细化方法:

  1. 单行单语义原则
  2. 禁用隐式类型转换
  3. 空安全操作符强制使用
    输入参数:
  • 来自 L8 的关键事务边界定义
  • 来自 L8 的错误处理规范
  • 编码标准:字符串数组
    输出物:
  • 设计文档:静态扫描规则集描述、副作用语句清单描述
  • 代码片段:防御性编程范例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性能热点列表:字符串数组
  • 代码风格规则:字符串数组

层级 10:表达式层#

定位:优化底层逻辑执行效率
细化方法:

  1. 运算符复杂度熔断控制
  2. 链式调用深度约束
  3. Lambda 闭包状态管理
    输入参数:
  • 来自 L9 的性能热点列表
  • 来自 L9 的代码风格规则
  • 优化目标:字符串数组
    输出物:
  • 设计文档:表达式性能评分卡描述、重构建议知识库描述
  • 代码片段:优化后的核心表达式描述
    传递给下一层:
  • 硬件优化建议:字符串数组
  • 关键性能指标:字符串数组

层级 11:原子操作层#

定位:榨取硬件级极致性能
细化方法:

  1. CPU 指令流水线优化
  2. 缓存预取策略调优
  3. 向量化指令集应用
    输入参数:
  • 来自 L10 的硬件优化建议
  • 来自 L10 的关键性能指标
  • 硬件平台描述:字符串
    输出物:
  • 设计文档:指令级耗时分析描述、平台适配指导手册描述
  • 代码片段:硬件加速代码描述
  • 最终项目代码:完整代码库描述

框架优势#

  1. 分层职责清晰:每层只负责特定任务,输入输出有明确标准
  2. 全流程全覆盖:从业务需求到最终代码完整贯通整个流程
  3. 数据自动传递:安全要求等关键信息自动传给后续环节
  4. 纯文本通用性:所有输入输出都用简单文字描述
  5. 不依赖技术栈:可自由选择编程语言和工具
  6. 随时查看记录:每个环节的设计文档和设置永久保存
  7. 执行方式灵活:可单环节开发或自动走完整流程
  8. 防护自动联动:安全设置自动关联资源和模块管理
  9. 问题自动调优:发现性能问题自动调整设计
  10. 团队并行工作:多个小组可同时处理不同环节
  11. 修改影响隔离:业务调整不会影响底层技术实现
  12. 流程自由伸缩:可简化步骤或新增技术环节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